秋夜渐长,所谓夜长梦多,最近来就诊主诉失眠的患者也逐渐增多。
在失眠症的诊治中,因个体体质、病因病机差异甚大,在治疗时,更需要细致辨证、找到病因、精准选方,而不是一见到失眠就用到一些安神药。
今天我们分享三则典型失眠的病例,既是对临床经验的梳理,也希望能给患者提供些许参考。
病例一:53 岁更年期女性的“旧疾复发”—— 阴虚内热致失眠
一位53 岁的更年期女性,个子不高,体质向来壮实,近年来随着更年期的来临,经常感觉到身体有烘热感,有时多汗,没有什么事情也总觉得心中不得安定,尤其到了晚上,更是难以入睡,总是感觉心烦,胸口发闷,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,到了后半夜才能眯一会。患者描述自己睡不着的时候心中更是烦躁不安,时不时觉得浑身发热,接着就出一身汗,汗退了又觉得身上发虚,疲乏无力。
听了患者的描述,我随即为她诊脉、观舌。见其舌质偏红,舌苔薄少,脉象弦而略数—— 这正是典型的阴虚内热之象。此前的失眠焦虑本就与长期思虑耗伤阴血有关,此次复发,大概率是秋燥之时阴虚内热,导致阴血更虚,虚热内生,扰动心神,才出现了心慌、胸闷、失眠、轰热汗出等症状。
后续将以滋阴清热、安神定志之法为其调理,助力其再次摆脱失眠困扰。
病例二:28 岁李某的 “肝郁阴虚” 失眠 —— 经期用药的辨证考量
28 岁的李某,一周前来就诊时,脸上带着明显的倦容。她告诉我,自己被失眠困扰已经好几年了,平时特别容易生气,一点小事就忍不住烦躁,胸口也总觉得闷得慌,晚上躺在床上,脑子却异常清醒,常常到凌晨才能勉强入睡,睡眠质量也差,稍有动静就会醒。
观察其舌质红、舌苔少,脉象细弦。结合她“易生气、心烦胸闷” 的症状,首先想到的是 “肝郁化火”—— 长期情绪不畅,肝气郁结,日久化火,火扰心神,这是导致她失眠的重要原因。以往遇到这类肝郁化火型失眠,我常喜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,既能疏肝理气,又能活血化瘀,对改善因 “瘀热扰心” 所致的失眠效果颇佳。
结合患者的脉象舌象,以及描述的症状“易生气、心烦胸闷”,是肝郁气滞的典型表现,正合四逆散 “疏肝解郁、调畅气机” 之证;“舌红苔少、脉细弦”,则提示肝郁日久已耗伤阴液,出现了阴虚火旺之象,需用生脉饮益气养阴、百合地黄汤滋阴清热,再加入牡蛎重镇安神,以达到疏肝、滋阴、降火、安神的功效。
今天来复诊反馈晚上入睡好多了,睡眠好了,身体也觉得轻松,心情也舒畅多了,于是用药继续治疗。
病例三:47 岁患者 “半夜醒”—— 肝脾失调的经方合治
还有一位47 岁的男性患者,他的失眠症状很有特点:每天半夜三四点准时醒来,醒来后就再也无法入睡,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。除了失眠,他还伴有右胁下不适,总觉得胀胀的,胃口也不好,吃不下多少东西,大便还不成形,常常溏稀。
为其诊查时,见其舌质红,舌苔白腻,脉象弦。
患者诉说自己右胁下胀,中医认为“肝脉布两胁”,胁肋不适多与肝气郁结有关,这是典型的四逆散证,需用四逆散疏肝解郁、调畅肝脉;其次,“胃脘胀满、食欲不振、便溏”,这是脾胃功能失调的表现 —— 脾虚则运化无力,胃热则气机不畅,形成了 “脾虚胃热、中焦不和” 的病机,正对应半夏泻心汤 “辛开苦降、调和脾胃” 之证;最后,再看他 “半夜三四点醒” 的失眠症状,《内经》有云 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,脾胃功能失调、中焦气机不畅,进而影响心神安宁,才导致了固定时间醒来且难以复睡的情况。
如此一来,病机清晰:肝失疏泄、脾失健运、中焦不和、心神受扰。方选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,既疏肝理气以调肝,又辛开苦降以和胃,待肝气舒、脾胃健、中焦和,心神自能安宁,失眠之症也会随之改善。
失眠虽为常见病,但病因病机各异,唯有紧扣患者体质、症状、舌脉,精准辨证、合理选方,才能真正帮助患者摆脱失眠困扰,重拾安稳睡眠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杠杆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