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 月 21 日,平壤召开的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,金正恩的讲话直接引爆了半岛局势讨论 —— 他明确宣称朝鲜不寻求南北统一,绝不会放弃核武,甚至主动喊话特朗普,提及对当年三次会晤的 “美好记忆”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第二天中国外交部的回应里,连提多年的 “无核化” 措辞竟消失了。
金正恩在讲话中把核武器的地位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直言这是朝鲜维护自身安全的 “唯一保障”,是面对美国及其盟友威胁的必然选择。他毫不客气地抨击美韩提出的 “分阶段无核化” 方案,说这根本不是为了和平,而是想削弱甚至摧毁朝鲜政权。
正因为如此,朝鲜直接拒绝了美韩近期的对话建议。金正恩强调,这些提议毫无诚意,只会动摇朝鲜的安全根基。但他也留了口子:如果美国能放弃 “无核化” 这个先决条件,承认朝鲜拥核的现实,愿意在此基础上谈和平共处,朝鲜没理由拒绝对话。
这话明摆着是说给美国听的,尤其是特意提到对与特朗普三次会晤的 “美好记忆”,更让人琢磨不透。这显然不只是怀念过去,更像是在对美国内部政治变化释放信号,暗示特朗普仍是他眼中可能的对话对象。
更颠覆外界认知的是金正恩对朝韩关系的表态。他直接提出要在国家法律中明确,南北朝鲜是两个独立国家,绝对不会走向统一。要知道,朝韩关系定位多年来一直摇摆,这样用法律形式固化 “分裂” 状态的做法,还是头一次。
这波操作针对性很强。韩国新总统李在明上任后,一直主推 “和平路线”,提出通过 “分阶段无核化” 换安全和经济合作,想拉朝鲜融入国际体系。但在金正恩看来,这就是 “旧提案翻版”,和往届韩国政府的思路没本质区别,核心都是要朝鲜让步。
金正恩显然不想被 “统一” 议题绑架,更不愿在安全问题上妥协。通过法律界定两国身份,既能直接回应李在明的方案,又能彻底切断外界对 “统一” 的幻想,为后续谈判划下明确底线:朝鲜的制度和政权不容挑战。
朝鲜的强硬表态一出,所有人都在盯着中方的反应。9 月 22 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,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果然有了变化。
他说中方关注半岛局势发展,维护和平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,希望有关各方正视问题根源,坚持政治解决大方向,为缓和紧张局势努力。从头到尾,之前每次回应必提的 “无核化” 三个字,这次压根没出现。
要知道,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半岛无核化的坚定推动者,六方会谈等机制里都能看到中方的努力。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,朝鲜直接在制度和法律层面固化拥核地位,谈 “无核化” 的空间已经极度收缩。
中方这次调整措辞,明显是务实应对的表现。既没有直接和朝鲜的表态冲突,又传递出对现实局势的判断 —— 比起遥不可及的无核化目标,当下先缓和紧张、维护稳定更关键。这种话语转向,相当于在复杂局势里留出了缓冲空间。
李在明政府显然没料到朝鲜会如此强硬。韩国青瓦台在金正恩讲话后紧急召开会议,发言人还在重申 “分阶段无核化是唯一可行路径”,但语气里已经没了之前的底气。美韩之前的对话提议被直接拒绝,接下来如果还抱着 “无核化先决条件” 不放,恐怕连接触的机会都没有。
而美国这边的反应更耐人寻味。特朗普团队很快通过媒体回应,说 “对重启对话持开放态度”,但现任政府则保持沉默,显然还在评估局势。金正恩特意提及特朗普,无疑给美国内部的对朝政策争论添了新变数。
现在的半岛局势已经清晰起来:朝鲜用法律锁死了 “拥核” 和 “不统一” 两条底线,相当于重新设定了谈判的起点。美韩如果不调整策略,对话根本无从谈起。
中方措辞的变化,则像是在紧绷的局势里注入了一丝理性 —— 既然短期内无核化不现实,那先稳住局势、避免冲突升级才是当务之急。这种务实态度,或许能成为后续大国协调的基础。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股票杠杆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