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澎湃新闻报道,短短两天,南海风向骤变。9月9日晚,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应约与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视频通话,次日,王毅外长又和美国务卿鲁比奥通话。中美高层如此密集地“连轴转”,在特朗普新任期以来极为罕见。有人还没反应过来,南海那头,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批复文件刚刚对外公布,美军的侦察机就迫不及待地逼近了黄岩岛。解放军反应极快,大批军机起飞拦截,直接把美国人“请”了回去。
这场电话的背景,可一点都不简单。中方这次在黄岩岛设保护区,不是单纯的生态工程,更是一次标准的战略“组合拳”。保护区面积3523.67公顷,核心区1242.55公顷,实验区2281.12公顷。文件写得清清楚楚,涉及违法违规行为将被严格监管执法。谁要是敢越线,谁就得承担法律责任。
黄岩岛的地理意义毋庸赘述。这里距离菲律宾吕宋岛220公里,是南海的咽喉要道,也是美国海军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。中国用保护区的方式强化实际管辖,等于在国际法和国内法双重框架下,把“灰色地带”彻底锁死。菲律宾抗议声一波接一波,指责中方“以环保为名最终占领黄岩岛”。美国更是坐不住,9月10日上午,美军一架MQ-4C“三叉戟海神”无人侦察机从冲绳起飞,南下逼近黄岩岛,试图侦察新设保护区的动静。结果刚进入侦察范围,解放军南部战区大批歼-16、轰-6K等主力战机起飞,全程伴飞拦截,美军无人机只好原路返回。
在这场博弈里,中美的试探和较量都摆在了台面上。董军防长的电话,正好发生在黄岩岛保护区批复的同一天。中方用最直接的方式,划下了两道红线:台湾、南海。董军开门见山,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,“以武助独”“以台制华”注定失败。南海问题,中方坚持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稳定,坚决反对域外国家煽风点火。赫格塞思表面上说美国“不寻求冲突”,但又强调“维护自身在亚太的利益”。翻译过来就是,嘴上说不打,手上还要伸进来。
美国最近在南海的动作,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。菲律宾在美国撑腰下连番挑衅,仁爱礁的破船烂舰成了“污染典范”,黄岩岛这边刚立保护区,菲美就连夜上演“军演+舆论炒作”双重骚扰。菲方国家安全顾问阿诺公开指责中国“假环保真占领”,还把所谓“南海仲裁”搬出来当挡箭牌。只不过,阿诺的国际法功课做得不够细。中国设立保护区,既没搞渔民驻岛,也没新建军事基地,全程合规合法。
这招“以退为进”,效果远比传统的军事对峙更高明。中国一边加强实际控制,一边用环保话语占据道义高地。保护区设定后,任何外国船只、飞机只要靠近,都可依法以“破坏生态”为由拦截、扣押,执法依据比之前更扎实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,保护区的划定范围还有“留白”——重点保护东北半部,西部和潟湖内部并未纳入。这种操作,既给科学考察和生态保护留了弹性,也为未来填海造陆、设施扩建留有空间。菲律宾和美国炒作归炒作,真要拿出“国际法”说事,反倒会发现中方做得滴水不漏。
中美两通电话,其实是一次“组合拳”的全景展示。董军、王毅分别从军事和外交两线,正面回应美方关切,警告美国别踩红线,同时又不关死对话大门。美方口头上说“坦诚建设性”,但各种遏制动作不断——贸易加税、俄乌施压、台湾牌、南海牌轮流上阵。中国展现的是定力和底线,既不激化矛盾,也不回避对抗。
在南海方向,解放军南部战区已经形成了空海结合、常态巡逻的“网格化”管控。054A、056A护卫舰,歼-16、轰-6K等主力机型,鹰击-12超音速反舰导弹全程待命。黄岩岛周边的执法与战备体系,今后将越来越制度化、常态化。过去菲律宾打着“渔民补给”旗号搞灰色行动,如今遇到保护区“新规”,中国海警完全可以依法扣船、查人、追责,从法律到行动一条龙,极大压缩了对方的操作空间。
这一轮操作背后的逻辑,其实再明白不过。中国要的是稳住南海局势,推进法治化与国际化,强化实际管辖,同时掌握危机管控主动权。美国想要的是在“利益未受损”的前提下维持存在感,不至于被中国一边倒地挤出南海。至于菲律宾,借美国撑腰“刷存在”,但真碰上中方硬措施,恐怕也只能“嘴上硬、行动怂”。
黄岩岛保护区的设立,是中国有关南海战略的新阶段。军事、法律、外交三位一体,“以静制动、以法制武”。谁还在幻想靠外部压力改变南海格局,谁就等着碰壁吧。中美的两通电话,是危机管控的开端,也是新一轮南海博弈的发令枪。接下来,谁能把握主动、谁能赢得话语权,很快就见分晓。
股票杠杆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